国际标准化组织 177-1988 塑料增塑剂渗透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当含有增塑剂的塑料与后者紧密接触时,测定增塑剂从前者渗透到其他塑料或材料的倾向的方法。. 一般用于评价塑料失去液体成分的倾向. 也适用于研究不同浓度增塑剂在树脂中的渗透趋势. 详细说明如下.
1 一般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当含有增塑剂的塑料与后者紧密接触时,测定增塑剂从前者渗透到其他塑料或材料的倾向的方法。. 一般用于评价塑料失去液体成分的倾向. 也适用于研究不同浓度增塑剂在树脂中的渗透趋势.

国际标准化组织 177-1988 塑料增塑剂渗透量的测定

2 原则
从待测成品上切下样品 (一张到一张), 置于由能够吸收增塑剂的材料制成的网片中,并与n紧密连接, 然后在规定条件下加热. 样品的质量损失是附加参数偏移的量度, 理论上, 子片的质量增加量等于.

3 仪器
3.1 分析天平, 客厅常用的测量仪和机结.

3.2 玻璃盘. 表面平坦且足够大以覆盖吸收材料负片.

3.3 重量, 5千克质量.

3.4 吸收膜直径为 (60 微升)毫米和厚度至少0.5毫米和与增塑剂的亲和力.

国际标准化组织 177-1988 塑料增塑剂渗透量的测定

4 样本
试样应为直径为 (50大师1)毫米且厚度至少为 0.5nn, 由适当厚度的板材切割而成,经模压或注塑而成. 试件表面应非常光滑,以保证与吸收膜连续连接.

对于子电影, 应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多层压制,使样品厚度不小于0.5mm.

测量成品时, 试验应在厚度均匀的地方进行.

如果被测产品是单面涂布在基材材料上或压延以适合增塑树脂, 将剪下的两幅油漆的基材涂上,A面互相连接,重叠成样品.

国际标准化组织 177-1988 塑料增塑剂渗透量的测定

5 脚步
5.1 称量样品和吸收膜的重量, 分别, 并确定平均厚度.

5.2 将样品放置在两个吸收底片之间,使它们的轴重合并组装成中心结构. 然后将其放入两块玻璃中.

为了使压力分布均匀, 吸光膜和玻璃板之间应插入一块橡胶, 带有铝箔的吸收膜将与线路膜分离.

5.3 在上述测试组件上放置 5kg 重物. 将测试组件与生产代码放在一起,并将其保存在以下位置的更换箱中: (70 s2)℃.

允许多个组件重叠, 但最多 5, 每一个都被玻璃板隔开, 形成国家圆柱体, 并且只有5公斤的破码. 在此刻, 温度应直接从重叠的物体上测量.

当需要考虑材料的实际使用温度时, 测试应在相关标准推荐的温度下进行. 如果没有规定并且您想在低于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测试 70 °C或更高, 您可以使用 50 °C 或 85 °C, 分别.

5.4 24小时后, 将测试组件从总箱中取出, 样品与吸收膜分离. 然后分别称重.

5.4 以便同时确定渗透率的递进结构, 建议在之后进行测量 1,2,3,10,15 和 30 天. 每次测试应使用三个样品.

国际标准化组织 177-1988 塑料增塑剂渗透量的测定

6 结果表示
分别计算三个标本和三对吸收底片质量变化的算术平均值.

如果三个样本或三对阴性的单次测试结果的最大值与各自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0%, 使用新样本重新进行测试.

被测产品的增塑剂渗透量依次由上述两个平均值表示.

标准简历及投标获取情况
本标准由ISO/TC61/SC制定 6 在 1976. 第一次修订于 1988, 这是第二版, 取消并取代第一版 (ISO l77:1976), 其技术内容符合ISO177:l976.

我国尚无相应标准.

分享这个帖子